世界旅游理事會(WTTC)近日發布數據,預計中國旅游業未來十年將新增3000多萬個就業崗位,占全球旅游業新增就業人數的四分之一。
此前,WTTC預計歐洲旅游業未來十年將創造800萬個就業崗位。如果按這一口徑,同時期內中國旅游業的新增崗位幾乎是整個歐洲地區的4倍。
換句話說,按照WTTC的預測,中國旅游業每年將新增300萬個崗位。到2032年底,中國旅游從業人員數量將超過1.07億人。
但這一預測是否真的貼合實際的趨勢?
WTTC預計明年的就業人數就會超過2019年水平
根據WTTC的數據,中國旅游業未來十年對經濟的貢獻值將實現9.7%的年均增長率,是整體經濟增速(4.4%)的兩倍多,將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按照這一增速,到2032年底,中國旅游業創造的收入將超過25.2萬億元。
報告預測,到2023年底,旅游業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值將超過13萬億元,同比增長32%,同時將超過疫情之前的水平,預計增幅接近10%。
WTTC認為中國旅游就業人數也將在明年超過2019年水平,新增76.6萬個就業崗位,達到8300萬。
不過,WTTC也警示,只有中國持續推進國內和國際旅游業務的發展,才能實現預計的目標。
中國旅游業對GDP貢獻值下降62.5%
WTTC主席兼CEO Julia Simpson表示,旅游業未來十年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但在短期內,世界各地包括亞洲國家都在開放邊境,而中國仍未全面放寬限制。
中國國內旅游業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壓力,未來會保持推動力,但當前的國際旅游收入還是很低,而這部分對中國整體經濟來說十分重要。
Simpson還表示,縮短隔離時間對于國際旅客來說是好事,但還不足以對整個旅游業產生較大影響。
WTTC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旅游業發展創新高,國際旅客消費額接近9510億元,占中國國內消費總額的14%。2021年,由于中國依然嚴格防疫,國際旅客支出不足910億元,占比下降至3%,年消費額減少了8620億元。
疫情之前,中國旅游業對GDP的貢獻值超過11.9萬億元,占比11.6%,2020年這一數字下降至4.5萬億元,占比僅為4.3%,降幅高達62.5%。
WTTC統計與公開數據差距甚大
WTTC表示,中國旅游業在疫情之前提供了超過8200多萬個工作崗位,但疫情之下,2020年的旅游就業人數降至6900萬,減少了1200萬;2021年有所回升,超過7300萬。
但是根據文旅部公布的數據,中國旅游從業人員的數量與WTTC的預測有相當大的差距。
根據文旅部發布的《2018年旅游市場基本情況》數據,2018全年全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業2826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總就業7991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9%。?
2019年旅游市場基本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相比2018年,旅游就業人數不升反降。
無論按照哪一種統計口徑來對比,中國旅游業的實際就業情況和WTTC預計的都有較大的差距。
一方面,就業人數的總規模和趨勢值得我們關注,另一方面,近年來旅游業公司對各類人才需求的走向和側重,也呈現出來一些特點。
從環球旅訊旗下社區服務平臺旅連連的旅游業招聘數據來看:過去一年以來,酒店/住宿類企業的招聘需求最高,幾乎占了一半,其次是OTA和酒店科技,占比分別為16%和12%。
近期,美國酒店及住宿業協會也在大力推廣招聘計劃,以填補超過13萬個崗位空缺。該協會近日發布的調查顯示,97%的受訪酒店都面臨人員短缺問題,49%的酒店表示嚴重短缺。為解決用工問題,酒店紛紛推出獎勵計劃,其中90%的酒店提出加薪,71%的酒店提高了工作時間的靈活度,43%的酒店給出額外福利。
旅客需求增長是一方面,而經歷了疫情重創之后,旅游從業人員或者可能進入旅游業的人員,是否還會像疫情之前那樣,對旅游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堅定地選擇這個行業?答案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