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露營是最受歡迎的出行方式。當然,人們并不滿足于這一種生活方式,飛盤很快就成為另一個小風口,騎行也在迎頭趕上。馬蜂窩城市玩樂數據顯示,近一周,四川、杭州、云南、海南、天津、西藏等地的騎行數據飆升,漲幅均在50%以上。其中,撫仙湖環湖騎行熱度增長100%,萬寧騎行熱度增長68%。
為何騎行會成為城市人喜愛的玩樂新方式?
共享單車的出現,是騎行“復興”的重要標志。最初,共享單車是為了解決上班族從地鐵站、公交車站到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或是短程的城市穿梭問題。逐漸地,大家對騎行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更多接駁方式開始考慮騎行。比如,周末去博物館打卡、去網紅店吃早午餐,年輕人都愿意選擇騎行的方式。
在馬蜂窩的眾多社區活動中,騎行也是最受歡迎的周末玩法之一。馬蜂窩“周末請上車”、“同城俱樂部”均在舉辦過城市探秘、城市小眾路線騎行等社區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我們的活動提供專業車輛和領隊,既可以在城市騎行,也可以把大家帶到郊區穿梭在林間小道。這是城市青年減壓的好方式。”
跟以往的騎行相比,現在的騎行活動更“親民”。不需要十足專業的裝備,不需要到專門的騎行車道,不需要遠赴某個目的地特意開展環湖、環島或環山的旅程——在年輕人眼里,騎行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一邊騎行,一邊探訪城市美好的角落,跟同好的朋友交流,就是騎行的全部意義。在眾多民宿中,也提供騎行的服務,由當地向導帶領住客用騎車的方式體驗本地風情。
馬蜂用戶@尼古拉斯Nana 用一天時間打卡老北京胡同,并繪制了一張北京胡同騎行地圖:從西總布胡同出發,途徑東堂子胡同—祿米倉胡同—大方家胡同—史家胡同—內務部街—禮士胡同, @尼古拉斯Nana 寫到:“時間要是充裕,住過清代大學士、文學家、橋梁專家、哲學家、翻譯家的干面胡同,也可以去打卡?!?一路上還會經過東方新天地廣場、銀河Soho等北京標志性建筑。
馬蜂窩攻略專家也給出了一些列騎行路線的建議,杭州千島湖是每個季節都可以體驗的騎行路線:從中心湖區旅游碼頭,到環湖綠道慢生活廣場,在從騎行橋再到上江埠大橋,這是游客使用共享單車或者普通自行車就可以體驗的網紅路線。如果有山地自行車或者公路自行車,還可以挑戰更有坡度、路程更長的進階路線。
馬蜂窩此前發布的體育旅游主題報告《與運動,去旅行!》中提到,疫情后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視,使得騎行等體育運動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旅游出行的理由。90后是這一出行方式的主要組成部分,占比高達55.6%。無論是具備山地特色的西南地區,還是有豐富湖海資源的華南、華東地區,都是騎行的絕佳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