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經濟下行周期,投資不振,“那要看投資什么,投資標的選擇很重要,”酒店投資人臧欣欣剛剛在北京中關村蘇州橋邊開了一家“漫心酒店”,營業一個月,從開業第七天就實現了滿房并延續至今,Rev PAR達到580元。這樣的成績,讓他對這家酒店投資的前景挺樂觀。
“每一次危機對市場來講孕育著巨大的機會,從經濟型酒店到中高端酒店,馬太效應越來越凸顯,一線品牌主流的品牌越來越強,二三線品牌會越來越弱。”華住集團開發高級副總裁黃慧星8月29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2019-2021年我國大概減少8.5萬家的單體酒店,連鎖酒店這三年卻擴大了至少5000家規模。“現在其實是中高端酒店的一個黃金窗口期……任何一場危機,是行業進行重新洗牌。”
兩次危機下的選擇
臧欣欣的新酒店位置靠近三所大學和中關村,年輕群體正是漫心酒店的主要客戶群體,又恰逢漫心酒店迭代至2.5版本,臧欣欣大膽入局,選擇打造第一家2.5版本的漫心酒店。
作為投資老手,這并不是臧欣欣投資的第一家酒店。有意思的是,他第一次投資酒店,恰好是在危機時。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后續效應影響到國內,很多企業投資遭遇資金荒,被迫放出不少好物業。臧欣欣拿到的第一個酒店物業,就是從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手中獲得,“那個物業位置很好,在馬甸橋。”
2009年酒店經營過程中,臧欣欣發現酒店對市場非常靈敏,經濟形勢轉好,門店數據立馬上升,相比餐飲等其他行業受不利因素的影響較小。這增強了臧欣欣投資酒店行業的信心,也讓他在疫情期間再次選擇投資酒店。
其實從馬甸橋的這家酒店開始,臧欣欣已經投資過多個經濟型酒店。但轉向定位中高端的漫心酒店,則是第一次,而且是最新升級的2.5版第一家店。臧欣欣坦承,相比較以往投資的漢庭酒店,投資漫心“成本是提高了,但收益也提高了”。據悉,這家漫心酒店共98間客房,單房成本約14萬元。臧欣欣投資漢庭,最快需要2年零8個月回本,而投資漫心,預計回本期將拉長至3年半。
不過,看到開業第7天就實現滿房,RevPAR能做到580元,臧欣欣對未來的經營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臧欣欣的這家漫心酒店,其實是華住集團第一百家漫心酒店,目前漫心已實現全國百店布局及37個城市的覆蓋。漫心用5年時間,實現了從誕生到崛起的蛻變,順利為酒旅行業注入新勢能,打造出一個初具規模的中高端酒店品牌。
5年500店計劃不變
華住集團華北公司CEO、中高端事業部CEO曹娟透露,目前華住整體中高端酒店的投資商有1/3是老加盟商,1/3是開發商,還有1/3是國企。從7月份市場恢復至今,全國漫心的平均Rev PAR為450元。在曹娟看來,投資中高端酒店順應了消費升級的需求,前景廣闊。
曹娟表示,從整體投資上看,經濟型酒店投資速度更快,找物業能力更強,業主更多,相對而言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風險更加可控,三四年左右就能回本。但也需要注意到,租金整體呈上漲趨勢的情況下,經濟型和中檔酒店不能覆蓋所有物業,需要定位更高的品牌來適配更好的物業。
數據顯示,美國中高端酒店的連鎖化率和年復合增長率分別是72%和1%,而中國的數據是25%和26%,且中國中高端排名前10的品牌僅占1/4左右的市場份額。“我國中高端酒店格局未定,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伴隨著新中產人群紅利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需求不斷升級而且越來越細分化,中高端酒店的細分市場潛力巨大。”曹娟分析道。
盡管疫情對酒店行業產生了沖擊,但黃慧星認為,每一次危機中也孕育著巨大的機會,在行業大洗牌中馬太效應將更加凸顯。我國近三年減少約8.5萬家單體酒店,而連鎖酒店增加了至少5000家的規模。在后疫情時代政策加持下,酒店租金降低能夠釋放高質物業,這給了中高端酒店發展的黃金窗口期。
或正因如此,曹娟表示去年漫心品牌發布規劃說未來5年會拓展500家門店的目標不算多,“在經濟恢復情況好的前提下,我們對這個目標是充滿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