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景信“牽手”中國旅游集團 山地景區格局恐生變
發布時間: 2020-10-28
來源: 中旅集團
【品橙旅游】這也許是今年景區最大的“投資”。近日,中國旅游集團投資運營公司與中信產業基金簽署景區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造山之王”這一名頭有可能發生更有意思的變化,共享此個“殊榮”的或增加中國最大的旅游集團——中國旅游集團。
被喻為“造山之王”的中景信,因白石山而名聲鵲起。這座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大理巖峰林地貌的景區,如今已成為華北最著名的山地景區。但誰知道,早在1990年,白石山就已正式作為景區對游客開放。只是20年的時間,白石山風景名勝區均采取“淶源縣旅游局+縣旅游開發總公司”(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運營管理方式運作,并沒有打開市場。直到2010年,河北旅游投資集團、淶源縣政府、后來的中景信董事長黎志團隊,以及北京一畝田投資有限公司重新組建成立了淶源白石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以股份制形式進行運營,才為后來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實際上,早在90年代,國內山岳旅游開發頂級專家,時任黃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黎志就對白石山產生濃厚的開發興趣,在多次勘探白石山后,他認為白石山的潛力無限。但在剛剛入股白石山的那一年,其門票收入僅有可憐的32萬元。經過2011—2012年近兩年的閉關改造后,白石山面貌煥然一新。但是隨著景區打造的深入進行,資金的投入也在不斷擴大,河北旅游投資集團也難以支撐景區的“大手筆”開發,2013年,河北旅游投資集團與淶源縣政府引入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信產業基金”)入股白石山,中信產業基金收購了河北旅游投資集團和北京一畝田總共72%的股份。一躍成為白石山最大“股東”。2014年,中信產業基金成立專門負責旅游開發托管的中景信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由黎志兼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白石山景區形成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自然人”混合所有制下的股份結構和運營機制。強強聯合,機制靈活,資金充足,專業化管理有效推動白石山景區的打造與快速成長。有數據統計,淶源白石山2010年門票收入僅32萬元,6年后的2016年,旅游收入已超過1.5億元。
中景信成就了白石山,白石山也成就了中景信。
中景信不僅一戰成名,此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接下來的項目中,中景信景區大部分為山地景區,“造山之王”的名頭越叫越響。瀏覽中景信旅游投資開發集團的官網可見,其擁有:白石山、興隆山、東太行、四川臥龍、莽山、蓮花山、波浪谷等共8個景區,且資源條件、區位都算優良。
但現在這一名頭有可能發生更有意思的變化。10月26日,在郴州莽山召開的首屆中國山岳旅游(莽山)大會上,中國旅游集團投資運營公司與中信產業基金簽署景區戰略合作協議。據悉,雙方將開展包括中景信等層面的戰略合作。中信產業基金旗下的中景信旅游投資集團在國內已經成為山岳型景區領域的獨一無二的頭部企業,以白石山、東太行為代表的山岳2.0產品和以莽山為代表的山岳型3.0產品,已經形成了業內標桿。有專業人士表示,此次合作,中國旅游集團在景區方面將繼續踐行自然及人文景區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大市場化發展力度,尋求投資回報更優秀的景區業務發展機會。業內人士認為,中景信在自然及人文景區資源識別、產品打造與成本控制方面,形成了核心的競爭力與成熟的商業模式。
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中旅景區能否“稱王”成功?
中旅景區最近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還停留在“中旅退出嵩山少林等景區”的新聞。且不說中旅景區退出少林寺的背后原因,只看目前中旅景區團旗下景區就可以發現,告別了少林寺,目前中旅景區的“拳頭產品”不多,除了打造多年的寧夏沙坡頭景區、海泉灣和深圳世界之窗外,“新秀”廣西德天跨國瀑布、廣西花山巖畫景區、寧波慈城、安吉和樂小鎮雖然各有特色,但畢竟品牌影響力有限。同時,從景區類型來看,中旅景區所持景區類型過于分散,讓人難以有深刻印象。特別是受疫情影響,中旅各景區都損失不少。據港中旅中期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自然人文景區目的地收入為0.52億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9%;應占虧損為0.34億港元,上年同期應占利潤為0.12億港元。而港中旅休閑度假景區目的地收入為0.85億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4%;應占虧損為0.18億港元,上年同期應占利潤為0.26億港元。
港中旅半年損益表
雖然中旅景區深受“退出”“虧損”消息的困擾,但在2020年8月的一條不為人所關注的消息還是透露了中旅景區的發展節奏。8月20日,中旅景區投資有限公司與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區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負責杭州湘湖旅游度假區內湘湖水街的招商與運營管理。
“湘湖”位于杭州蕭山區,被喻為“西湖的姊妹湖”,湘湖水街項目位于杭州湘湖旅游度假區核心位置,距離杭州市區、蕭山國際機場均在30分鐘車程內,項目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為開放式仿古建筑街區,三面環水,建筑優美,環境秀麗。擬規劃親子、活力、藝文、美學4大主題分區,餐飲、休閑娛樂、民宿、藝文等9大新物種業態,4大景觀節點,2條水陸游線。但與此次傳言中的“大禮包”相比,這不過是小菜一碟。
“對于中景信來說,中信產業基金接近到期,基金本質需要退出,對于中國旅游集團來說,終于有了中國最大的山岳景區群,可謂兩全其美。”有業者表示。
而ITIA智庫專家則對品橙旅游表示:此次協議一旦落實,實際上中旅景區也會面臨一定的挑戰。
首先,是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中旅景區的優勢是可以借力中旅旅行組織客源,但疫情使得旅行團組受到影響,能否繼續帶來流量成為疑問;
其次,團隊的整合也面臨一定的挑戰。中景信黎志團隊是個“明星”團隊,而中旅景區也有自己的人才,如果中景信團隊也隨資產一并劃入中旅景區,如何整合也是擺在中旅景區面前的重要任務,整合得好自然是1+1>2,整合不好則兩敗俱傷。
不過在截稿日時,中旅景區相關負責人對品橙旅游表示:這個協議還僅僅是初期協議,并沒有實質內容,未來不久會有更進一步的消息。